市场监管文化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- 专题专栏 -- 市场监管文化
对新常态下如何开展质监工作的思考
发布日期:2018-12-30 作者: 编辑:    浏览:

——对新常态下如何开展质监工作的思考

 

□ 何祝安

 

面对新常态,如何履行职责,面对新的形势,如何发挥职能作用,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、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、服务企业的转型和升级,在保障民生需求方面做文章、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动脑筋,严格履职降风险,强化监管优服务,这是摆在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。笔者结合黄冈市实际,认为要着力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。

明确导向

要坚持3个方面的导向。一是坚定服务不动摇。要围绕党委意图去思考、围绕政府中心去研究,发挥质监职能,彰显技术优势,贴近产业、贴近企业、贴近先进,提升产品质量,优化供给质量,协助企业攻坚克难,协同企业转型发展;加强诚信体系建设,实施质量科学监管,维护良好市场秩序,维护公民合法权益。二是坚持担当不推诿。质监部门要认真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履行职责,同时作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,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,要正确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,不推诿、不拖沓。既要胸怀大局,又要立足实际,把上级要求同当地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为加快转型升级当好参谋,为促进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三是坚守职责不懈怠。质监部门要在3个方面狠下功夫。第一,突出经济发展。充分发挥质量管理、标准化、计量、认证认可等方面的职能优势,在服务经济结构调整、推进节能减排、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出实招、干实事、求实效。第二,突出企业解困。创新工作思路,采取有效措施,着重便民、着力减负,简化办事程序,落实服务承诺,提高办事效率,优化服务质量;帮助企业转型,帮扶产业升级,排解技术与标准方面的问题、化解认证和检测方面的难题。第三,突出群众利益。把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作为质量目标的出发点,把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合法权益作为质量监管的落脚点,完善投诉举报机制,推进质量信息公开,加强信息资源共享,畅通公众信息渠道。

优化思路

要优化3个方面的思路。一要牢记服务为先的思路。质监部门作为执法部门,要寓服务于监管中,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,服务好各类对象。二要牢记预防为主的思路。坚持惩处和预防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,转变监管方式,重视风险防范,做到关口前移。落实好主体责任,严格市场准入,加强原料管控。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,努力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,加强预警通报、应急处理和追溯召回“三位一体”的责任体系。努力形成“事前保证和事后监督相结合”的闭环监管机制,逐步实现安全监管由事后监督检查处罚向事先指导帮扶转变。三要牢记宏观为重的思路。质监工作微观事务要在宏观指导之下,紧贴宏观目标、优化微观服务。开拓视野,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;明确举措,正确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,在宏观上把握方向,在微观上抓好落实。监管的重点在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程度、企业的诚信度及产品的销售范围大小。安全问题不仅小企业可能存在,大企业也不例外,而且大企业一旦发生问题危害更广、更大、更深。因此,既要抓小企业质量安全整治和监管,更要抓大企业的防范和监管。

突出重点

一是强化品牌创建。品牌是经济发展的核心,培育品牌是质监工作的主要职责。因此,在具体工作中,要结合地方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发展大局,围绕智能装备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培育名牌。围绕特色产业,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和综合管理的优势,从政策指导、名牌培育等方面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,做好质量管理和品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。积极申报各类质量奖,宣传、发动、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域申报国家级品牌示范区。办好品牌论坛,充分利用质监系统的宣传平台及其他媒体,加大宣传保护力度,扩大品牌知名度。

二是强化质量提升。指导企业科学管理,建立质量档案,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,大力支持“旅游质量提升年”活动,实施企业“百千万”质量提升工程,服务做强纺织服装、医药化工、新型建材、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。大力服务和推进工业园区提升计划、全民节能行动计划,不断提高质监部门服务企业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。引导企业创新,根据国家的产业导向和政策措施,结合国际、国内开放市场的需求和变化,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潜力。深入市场调查了解,掌握市场和消费第一手信息情报,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建立市场品牌机制,协助并指导企业建立相应的品牌服务机制、生产研发机制和产品检验监督机制,规范企业管理,提高经济效益。

三是强化标准引领。标准是企业的基础工作。完善标准体系,倡导全市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,确保标准采标。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,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,以标准化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、产业化。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开发工作,深入开展地标产品调研,制定地标产品开发工作方案,召开地标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,形成联动机制。培育优势资源,实施精准申报,每个县市培育1个以上地标产品,保持地标产品活力。

四是强化质量监管。质量监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。注重安全保民生。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流程再造,推行电梯责任保险试点,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,突出抓好重点场所、重点时段、重点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。开展特种设备检验秩序专项整治,重点治理逾期未检现象;注重打假护民生。组织农资、建材、节能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、诚信计量执法打假5大战役;注重计量惠民生。开展计量进企业、进医院、进社区、进学校活动。加强“民用三表”、医疗卫生、出租车计价器、加油机等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管,维护公平交易,保障民生计量。加强市场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抽查。

五是强化信息共享。一要推进信息工作。实行信息连接,资源共享,才能更透明地指导企业,服务经济,促进发展。二要推进信息建档。要从企业生产许可证、企业规模、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、企业法人代表、组织机构代码等方面建立电子信息档案,实行联网管理和监督,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壮大;三要推进互动监管。构建政企、政市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互动关系。

六是强化宣传引导。加大质量宣传力度,面向党政领导宣传“质量决定成败”的政绩观,面向企业宣传“质量决定生死”的价值观,面向社会公众宣传“质量决定荣辱”的道德观,通过系列质量宣传活动,动员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界宣传质量,传递质量。结合社会热点、焦点问题,拓展法制宣传阵地,通过“正面宣传—加强执法—反面教育”的良性循环工作,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。

 

摘自《中国质量报》